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山东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 内容

山东省“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8-11-28 09:43:10
       一、“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主要成就
       “十二五”期间,全省各级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三农”工作系列决策部署,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显著成就,山东农业优势地位不断巩固加强,加速向农业强省跨越转变。2015年,全省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4979.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10年增长21.9%,年均增长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0元,比2010年增长85%,年均增长12.9%。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总产量连续四年过900亿斤,实现“十三连增”。蔬菜、果品、肉类、水产品总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远洋渔业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第二位。农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四分之一,连续十五年保持第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不断完善,“三品一标”产品达到6705个,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二)农业设施装备条件明显改善。重大水利工程加快推进,南水北调山东段干线工程2013年底正式通水,续建配套工程稳步推进,胶东调水主体工程实现贯通,全省“T”型现代骨干水网初步形成。在全国率先完成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启动实施雨洪资源利用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面完成规划任务目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1.3%,粮食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1.8%。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518万亩。
       (三)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多元发展。全省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9300多家,年销售额1.6万亿元;农民合作社15.4万家,居全国第一,家庭农场发展到4.1万家;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20万个。全省土地经营规模化率超过40%。
       (四)农业农村各项改革扎实推进。全省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范围不断扩大,涉农县基本建立了农村产权综合流转交易服务中心。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改革、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探索推进水价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任务基本完成,国有林场改革全面推进。
       (五)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环境整治和乡村文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村庄全覆盖,村村通柏油路、通自来水、通电视、通信息网络“四通”任务基本完成。建成农村新型社区6562个,1400万人改善居住和生活条件。林木绿化率达25%。
       (六)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农民收入增幅连续6年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10年的2.85:1缩小到2015年的2.43:1。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95.5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45.5万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率先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连续12年超百万人。

       二、“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一)发展机遇
       1.宏观政策环境更加有利。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力度,在农业现代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培育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顶层设计,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推进。这些都为“三农”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2.农业转型升级开始提速。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导的农业现代经营体系初步构建,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明显,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发展功能向旅游、文化、创意等多重转变,农业去库存挤水分、提质量增效益的步伐坚实有力。
       3.农村各项改革纵深推进。全省农村产权制度、农村金融、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各项改革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以此为基础,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得到发展,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宅基地等用益物权改革继续扎实推进,全省“三农”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4.农业发展布局思路清晰。全省分行业或产业制定了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实现对农村产业全覆盖,基本构建起现代农业规划体系。在粮食“十三连增”、主要农产品产量继续领跑全国的基础上,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重要农产品产区格局初步形成,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5.农业开放合作形势有利。山东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沿线重要地区和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支点区域,与“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存在巨大互补性,借助“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农业对外开放与合作面临难得机遇。“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区一圈一带”等国家和省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将有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二)面临问题
       山东正处于农业由大向强跨越转变的关键时期,传统与现代交织,机遇与矛盾并存,传统优势面临先进省份赶超,新的增长点正在孕育,建设现代农业强省、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还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
       1.资源要素约束趋紧。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大,水资源支撑保障能力不强,人均水资源量315立方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6。农业环境污染问题突出,耕地质量下降趋势仍未扭转,农药、化肥有效利用率低,不可降解塑料地膜残留严重,养殖污染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每平方公里土地平均载畜量是全国的6.5倍。
       2.农民增收难度加大。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影响农民收入的外部环境和内生机制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企业经营面临风险和挑战增多,大幅增加财政“三农”投入难以持续。受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双重挤压,农业比较效益偏低,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空间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国内外价格倒挂,农业补贴接近“黄箱政策”极限,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亟待完善。
       3.国内外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对国内农业传导效应日趋明显,发达国家更加注重设置环保指标、产品检验、技术标准等绿色贸易壁垒,农产品出口成本增高,农业外向型经济经受严峻考验,初级、鲜活农产品出口呈现萎缩趋势。各省区竞相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全省果品、良种、设施农业、畜牧业等优势地位面临挑战,产业化经营、新型经营体系创新等方面对比先进省份也有了一定差距。
       4.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截至2015年底,全省还有242.4万贫困人口,其中国标以下贫困人口110.6万人,在东部六省中最多。贫困人口呈插花式、分散式分布,且东西部地区不均衡,自我发展能力差。按照三年完成脱贫任务,两年巩固提高的进度安排,脱贫攻坚任务繁重。

       三、“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走在前列”为目标定位,以农业现代化、农民奔小康、农村可持续发展为重点,以抓改革、转方式、调结构、补短板为路径,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精致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培育“新六产”,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现代农业强省,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创新发展,培育转型升级新动力。以创新推动新旧动力转换,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体系创新,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打造农业农村发展新引擎。
       2.坚持协调发展,构建产业融合新体系。大力推动农业内部协调发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积极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村三次产业深度交叉融合,推动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物流链相通,实现“三链重构”。
       3.坚持绿色发展,引领现代农业新方向。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统筹保障粮食安全、水安全和生态安全,更加重视土地、水、森林等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加强山水林田湖保护和修复,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农业。
       4.坚持开放发展,拓展对外合作新空间。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引进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拓展农业发展战略空间,切实提升农业全球资源配置力、市场掌控力和国际影响力,加快形成进出有序、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
       5.坚持共享发展,增进农民群众新福祉。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脱贫攻坚步伐,推动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稳定增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肉蛋奶、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足、保障有力。
       ——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农产品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农业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显著改善。
       ——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生态保护与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农民生活质量持续改善,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切实提高,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农民持续增收和就业能力显著增强,农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缩小,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实现农村全面小康。

       四、“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重点任务
       (一)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加快优化农业产业区域布局,着力改善农产品供给结构,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发展,不断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形成更加合理的农村经济结构。
       1.加快调整种植业结构。促进“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按照“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要求,狠抓粮食生产,整建制打造一批吨粮乡、吨粮县、吨粮市,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亿亩左右,其中小麦种植5000万亩以上;因地制宜扩大玉米与大豆、杂粮杂豆、夏花生、薯类、蔬菜等作物的轮作面积,在适宜地区探索开展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实行蔬菜大棚季节性休耕和换季轮作;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在胶东半岛、鲁北等干旱缺水地区增加马铃薯种植,拓宽食物来源。适应消费个性化、多样化和优质化的需求,加快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大力培育“名优特新”经济作物,提升设施蔬菜、设施园艺水平,推进区域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适当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在50个县开展“粮改饲”试点,到2020年,青贮玉米、苜蓿、黑小麦等饲草作物种植面积发展到1000万亩以上。
       2.加快调整林牧渔业结构。大力发展肉牛肉羊等草食畜牧业,抓好奶牛养殖大县种养结合整县推进试点,加快优质牧草生产基地建设,加大地方畜禽资源品种保护力度,推动畜牧业功能拓展,构建粮草兼顾、农牧结合、生态循环的新型种养模式,打造高效生态畜牧业,到2020年,全省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5%,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积极发展林业经济,做大设施花卉产业,鼓励适宜地区种植油用牡丹、榛子等木本粮油树种,到2020年全省木本粮油、果品、木本药材等特色经济林面积达到2720万亩,产量达到2540万吨。推广林菌、林药、林草、林菜、林禽、林畜等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推进农林复合经营。加快“海上粮仓”建设,提升水产养殖业,做大渔业增殖业,优化海洋捕捞业,做强加工流通业,拓展渔业休闲产业,到2020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000万吨,蛋白质当量相当于粮食400亿斤。
       3.加快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开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百县千乡万村”试点示范工程,加快推广产业融合模式、主体培育、政策创新和投融资机制等成功经验和做法,引领带动全省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实施农产品加工业转型行动,大力推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主食加工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开展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试点。积极开展加工业示范县、示范园区、示范企业创建活动,支持建设一批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形成一批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区、产业带。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促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业由单一的生产功能向生产、生活、文化、旅游多功能转变。到2020年,全省乡村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200亿元。加快培育农业新兴业态,积极发展农田艺术景观、田园养生保健等创意农业,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租赁业务,积极探索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会展农业、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
       (二)实施精致农业战略,推动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坚持以质量求生存,向品牌要效益,大力发展精致农业,积极推动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国际影响力。
       1.提升农业精致化水平。以生产高品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为目标,大力发展产业精深、产出精品、经营精细、技术精湛、服务精准、装备精良、景观精美、文化精粹的精致农业,探索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相结合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道路。围绕粮食、蔬菜、果品、畜牧等优势产业,以及茶叶、桑蚕、中药材、蜂业、烟叶、牡丹等特色产业,大力推进特色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打造一批精致农业产业带和示范基地,形成现代农业发展高地。支持聊城、德州建设国家精致农业示范区,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为全省精致农业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2.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力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深入推进“食安山东”建设,健全完善涵盖生产环境、生产过程、产品品质、加工包装等环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标准指标体系,开展园艺作物、食用林产品种植、畜禽规模化养殖、水产健康养殖等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推进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建设,实现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到2020年,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达到85%以上,省级农产品标准化基地达到1000个。强化属地管理责任,推进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网格化监管,完善市场准入和可追溯制度,加快建立产销区一体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建设,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
       3.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加快“齐鲁灵秀地、品牌农产品”建设,建立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体系,提高涉农商标注册、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培育一批区域特色明显、市场知名度高、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产品品牌。到2020年,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50个、企业产品品牌500个。组织实施山东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塑造工程,加强品牌推介和宣传,放大烟台苹果、沾化冬枣、胶东刺参、东阿阿胶、寿光蔬菜、金乡大蒜、苍山大蒜、鲁西黄牛、莱芜黑猪等品牌效应。稳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到2020年,“三品一标”产地认定面积占种植业食用产品产地面积的比率达到60%,认证并有效使用标志的农业“三品”数量达7500个,认证无公害畜产品3000个以上,登记畜产品地理标志40个以上。
       4.巩固发展农业外向型经济。坚持市场化运作和差异化对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重大战略,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农业资源精准深度对接,扩大投资贸易合作,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发挥青岛、烟台等海上合作战略支点作用,拓展与日韩东盟农业产业合作的空间。支持德州、聊城等市承接京津农业产业转移与技术合作,打造京津冀农业产业协同发展区。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到省外和国外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建设生产基地、研发基地和营销网络,建设综合性远洋渔业基地,支持有实力的企业优先建设一批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产业园区,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产业链条。加强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提升蔬菜、果品、畜产品等优势农产品出口份额,适度进口省内资源短缺农产品。加大农业科技等领域人才引进力度,加快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做好农业外资利用工作。
       (三)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积极培育规模化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主体,加快建设职业农民队伍,密切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不同主体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动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组织方式、服务模式的有机组合,解决好“谁来种地”和经营效益问题。
       1.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鼓励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发展混合所有制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兼并重组。坚持发展与规范并举、数量与质量并重,引导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发展,支持农民合作社开展内部信用合作、资金互助,深入开展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能力,继续开展家庭农场示范场创建活动,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家庭农场示范场名录。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推进农村实用人才认定管理,推动有关扶持政策向高素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倾斜,加快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2.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服务业,培育多元化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把经营性和公益性服务结合起来,以公益性带动经营性服务,以经营性服务保障公益性服务。稳定和加强基层农技推广等公益性服务机构,支持有经济管理服务职能的粮食、供销、邮政、农机、烟草等部门,向农村延伸服务职能,围绕农资供应、农产品流通、农村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和环节,打造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为民服务平台。鼓励开展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总结推广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土地股份合作、村集体统一服务等适度规模经营形式,实现规模化经营与农民共享收益的有机统一。以县为单位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创建活动,制定政府购买公益性服务指导目录,推广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
       3.创新多方利益联结机制。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公司+中介组织+农户”等多种生产组织模式,促进农民、合作社与龙头企业之间交叉渗透。创新发展订单农业,支持龙头企业依托“一村一品”专业村镇建设高标准原料生产基地,与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形成稳定购销关系,为农户提供贷款担保和资助订单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引导龙头企业建立股份合作制等新型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通过劳动力、资金、土地等方式入股龙头企业,鼓励企业采取保底收购、股份分红和利润返还等方式,让农户更多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出口等带来的增值效益。
       4.稳妥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贴息、设立基金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新型社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现代农业建设。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乡村旅游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引导其进入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环节,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探索建立工商资本农地租赁风险保障金制度,健全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围绕经营项目、土地流转、土地利用等方面,强化对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前的审查审核;对已进入农业领域的工商资本,高度关注企业负债率、现金流等重要指标,强化经营方向的引导和规范,坚持以粮食和农业为主,防止流转后的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
       (四)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坚持用现代物质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服务农业,用现代生产方式改造农业,着力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1.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坚守耕地红线,推进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全省耕地保有量保持不低于11288万亩,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打造千亿斤粮食产能省。深入实施《山东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5-2020年)》,统筹推进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农田输配电等各类工程建设,全面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到2020年,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累计达到5982万亩,建成区域亩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0公斤以上。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重点考虑粮食产量、商品化率、本地消费量、调出量、进口量、加工能力、储存能力等因素,在满足口粮自足需要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生产功能区占粮食生产面积的比例和面积。抓好耕地质量提升计划,实施土壤改良修复、农药残留治理、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地膜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修复等六大工程,构建科学合理的耕地质量提升长效机制。
       2.提升水资源支撑保障能力。深入实施《山东省水资源综合利用中长期规划》,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以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核心,全面加强节约、开发、保护和管理,努力提高水资源保障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需求。到2020年,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276.59亿立方米,平水年份缺水率控制在6%左右。推进流域和区域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加强雨洪资源利用,加快引调水重大工程建设,完成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山东段续建配套和引黄济青改扩建工程,兴建黄水东调应急工程,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到2020年,全省新增供水能力20亿立方米。加快水库、河道、蓄滞洪区等防洪工程和海堤防潮工程建设,推进东平湖防洪综合治理,继续实施黄河下游防洪治理、进一步治淮工程和国家规划内重点河道治理,启动实施中小河道综合治理;加快推进规划内大中型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推进蓄滞洪区建设和涝洼地治理,加强山洪灾害防治,着力增强防洪抗旱减灾能力。大力实施农田水利工程,加快建设现代农田灌排体系,到2020年,基本完成50处大型灌区和一批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46,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800万亩。
       3.加快农业全程全面机械化。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优先发展大马力、高性能、复式作业机械,大力发展智能化高端农机装备。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化技术和装备,促进机械化向产前产后延伸,推进粮食机械化干燥,示范推广棉花机采、花生机播机收等关键环节的机械化技术,推动粮棉油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快推广林牧渔生产、病虫害防治、节水灌溉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到2020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1.4亿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4%。
       4.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通过实施“金农工程”、完善“12316三农服务热线”和“96621服务找供销热线”等,健全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推进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实施“互联网+”大田种植、畜禽养殖、渔业生产、农业机械化等现代农业工程,促进物联网、遥感、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农业融合,推广成熟可复制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发展“智慧农业”。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农业服务平台,支持物流、快递、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建立农业信息监测预警体系,推动农业遥感技术应用,提高农业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
       5.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研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和科技人员股权激励改革试点,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统筹协调各类科技资源,重点围绕生物育种、绿色农业、智慧农业、设施农业、农业物联网、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领域,实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和工程,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突破一批农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深入实施“良种工程”,加快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种业龙头企业。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实施“万名科技人员下乡”行动,以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对基层农技推广公益性和经营性服务机构提供精准支持。加快黄河三角洲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一批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推进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加快推广新型互联网+农业科技综合服务模式,搭建农业科技创新的载体平台。到2020年,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以上。
       6.完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合理布局农产品市场流通设施,建成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骨干,以农产品零售市场为支撑,以公益性农产品市场为补充,以电子商务和区域特色农产品市场等新型市场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强粮食储备、物流设施、农产品冷链系统、大型配送中心等设施建设,到2020年,新增粮食物流和仓储能力500万吨。健全农产品产地营销体系,推广农超、农企等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积极发展便民菜店、社区直通车等多元零售业态。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完善配送及综合服务体系,打通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开展农村电商示范县创建,发展一批特色电商镇、电商村,支持建设一批具有集中采购和跨区域配送能力的农产品低温配送和处理中心,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和农资、消费品下乡的双向流通格局。
       7.增强气象为农服务能力。以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气象服务中心、试验基地、支撑平台、示范点建设,增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服务、应对准备、应急处置能力,到2020年,农业气象服务实现集气象云、物联网等技术于一体的多样化、智能化。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程建设,开展常态化人工增雨(雪)和防雹作业,科学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
       (五)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激发“三农”发展活力。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农村金融等改革,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障碍,进一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1.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坚守土地公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审慎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妥推进禹城市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适时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在做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基础上,探索农村耕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积极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全面完成县域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打造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为农服务综合平台。分类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改革,对土地等资源性资产,加快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对集体企业、门店房、构筑物及设备等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多种权能;对学校、卫生室、幼儿园、文化场所等非经营性资产,建立集体统一运营管理有效机制。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和收益分配制度。
       2.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村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推动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履职转型,支持村镇银行在乡镇布设网点、拓展业务,更好服务“三农”发展。引导小额贷款公司、民间融资机构坚持支农、支小方向,落实小额分散原则,实施业务深耕细作。着力构建政策性和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促进商业性和互助性担保机构加快机制和业务创新。稳妥有序推动农民合作社信用互助业务试点,提高试点质量,扩大试点规模。争取开展农产品期权试点。充分发挥齐鲁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服务功能,促进农村产权有序流转和涉农企业便利融资。探索发展介于现货和期货之间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结合全省农业特点和资源禀赋,选择更多有优势或影响大的农林牧渔产品进行中远期交易试点。支持互联网企业在严控风险前提下设立互联网支付机构和网络私募融资、网络金融产品销售等服务平台,拓展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推动涉农抵(质)押物创新,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探索推广林权、大型农机具等抵(质)押贷款业务。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探索开展天气指数保险、生猪和奶业价格指数保险、蜂业保险等新型险种,推广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农房保险、农村基础设施保险、农民养老健康保险等普惠保险业务,探索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担机制和风险准备金制度,到2020年,全省农业保险险种达到20个以上。
       3.深化农村户籍制度改革。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保障,进一步创新人口管理制度、放宽户口迁移政策,稳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实现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和社会融合。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权益。对拥有土地承包权的农业转移人口,按规定继续享受以土地为发放依据的各类农业补贴。积极稳妥推进乡镇合并、镇改街道、村改居,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村社区和企业工矿区纳入城镇体系管理。支持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就业服务和住房保障体系,完善统筹城乡的养老、医疗、教育等保障体系。
       4.深化农业农村其他改革。深化林业改革,加快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到2017年底全面完成国有林场改革任务,抓好莱阳市、新泰市两个国家级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开展滕州市和沂南县两个林地流转经营权流转证试点。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制度和节水激励机制。推进小型水库等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建设机制。推进国有农场企业化改革,逐步改制成为独立的现代市场经营主体。扎实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建立完善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现代流通服务体系、社有企业经营服务体系、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和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治理机制,把供销合作社系统打造成为推动全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和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到2020年,全省涉农乡镇为农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抓好潍坊国家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点。
       (六)坚持绿色发展方向,促进农业资源永续利用。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着力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1.加强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建设,引领带动全省生态建设迈上更高水平。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重点加强森林涵养、荒山绿化、防护林建设,对25度以上坡耕地、重点沙化土地和重要水源地等实施退耕还林还果,到2020年,全省林木绿化率达到27%。开展退耕还湿、退养还滩,建立一批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和湿地公园,力争到2020年率先建成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示范省。保护和改善农田生态系统,大力推广农田土壤酸化治理、农药减量控害、保护性耕作等农业技术,搞好沂蒙山区等重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加强重要水源地保护,搞好南水北调水质保障和安全防控,开展南四湖、马踏湖国家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2.5%。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对重要生态系统和物种资源实行强制性保护,建立外来物种监测预警防控体系,生物多样性丧失速度得到基本控制。
       2.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推进生态环境空间分区管治,实行生态重要性、敏感性和脆弱性评价。强化资源消耗管控,设立省县两级林地和森林红线,严格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理制度,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建立横向和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立省级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管理数据库,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用途管制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探索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创建农业可续发展试验示范区。落实河湖水域岸线用途管制制度。建立全海域的生态红线制度,开展近海捕捞限额管理试点,严格实施围填海总量控制制度,建立自然岸线保有率控制制度,到2020年,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40%,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稳中趋好。
       3.积极开展农业环境治理。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修复试点。通过轮作休耕、退耕还林、替代种植等多种方式,对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开展综合治理。在严重缺水地区大力发展旱作农业,通过水源替代、节水压减、修复补源等措施,逐步压减超采区地下水开采量。到2020年,浅层地下水超采量全部压减,深层承压水超采量压减50%,全省浅层超采区面积逐步减小。加强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土地复垦利用,积极推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实施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区域示范工程,加大“白色污染”治理力度。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推行减量控害模式,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治等技术,加快生物农药、高效低毒农药推广应用,到2020年,全省化肥、农药利用率提高到40%,化肥、农药用量分别减少10%以上。
       4.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开展节水节肥节药节力工程示范,深入推进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建设一批节水节肥节药节地一体化高效农业示范区。开展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行动,推广应用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建立以节本增效为中心的节水灌溉体系,到2020年,全省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00万亩,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达到750万亩。在适宜发展沼气的地区,重点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生态农业经济,推进“三沼”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推广应用“畜—沼(渣)—菜(鱼)”的立体生态农业模式。推广秸秆还田、生物反应堆等技术,开展规模化生物天然气工程试点,重点支持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建设,到2020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发展循环水工厂化水产养殖,推进畜禽粪污、农业生产加工废弃物等收集、转化、应用三级网络试点工作,提高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在重点饮用水源地大力发展环水有机农业,保障饮用水安全。提升胶东半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防控水平,基本建立全省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
       (七)持续改善农村民生,促进城乡协调均衡发展。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的重点放在农村,加快小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打好脱贫攻坚战,加快形成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1.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推进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城镇化布局形态,大力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和农村服务业,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推广农村新型社区和产业园区“两区同建”模式,实现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建立健全与居住证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到2020年,实现1000万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700万左右城中村、城边村原有居民市民化。
       2.加快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深入实施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科学编制县域乡村和村庄建设规划,到2020年,全省累计建成7000个农村新型社区,2000个农村新型社区纳入城镇化管理。启动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到2018年1.2万个农村社区全部建成面积达标、功能完善、运转正常的社区服务中心,到2020年实现社区化服务与管理全覆盖。开展农村社区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建成一批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特色鲜明的农村示范社区。创新农村新型社区管理机制,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实行权力下放、工作重心下移,实现权力、责任、义务、经费同步下放到社区。强化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严格落实农村基层党建责任制。
       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改路、改电、改校、改房、改水、改厕、改暖农村“七改”工程,促进基础设施配置、公共服务功能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五化”水平。加快农村公路改造升级,提升农村公路等级标准,到2020年,农村公路县乡道三级及以上占比达到50%以上,农村公路通达所有行政村和农村新型社区,村庄道路硬化逐步实现由“村村通”到“户户通”。完成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加强变电站、电力配套设施和技术服务站建设,构建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智能高效的现代农村电网,基本实现城乡供电服务均等化。到2020年底,配电自动化、配电通信网、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集基本实现“四个全覆盖”;乡村户均配变容量达到2.52千伏安,较2015年翻一番。
       扎实推进“全面改薄”工作,解决好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解决困难家庭住房安全问题,到2018年完成存量危房改造任务。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推进农村新型社区集中供水,加快农村上下水设施建设,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稳定在95%以上。加快农村改厕步伐,到2018年底完成647万农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基本实现全省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实施农村改暖试点工程,促进城镇集中供热系统向农村延伸。加快推进农村通信基站建设和光缆进村、有线电视入户工程。开展整县整乡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扩大连片整治范围,巩固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成果。
       4.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完善农民收入增长支持政策,通过发展二三产业、转移就业、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多种措施,增加农民经营净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抓住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重大机遇,推进农业全产业链经营,将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与建立农民分享产业链利益的机制联系起来,带动农民分享产业融合带来的增值收益。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外出就业。实施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权益保障和公共服务三年行动计划,认定100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训基地,每年培训180万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人员返乡创业,鼓励农村妇女就业创业。规范农民工劳动用工管理,推动农民工参与工资集体协商,扩大农民工参加城镇社会保险覆盖面,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5.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坚持公办民办并举,扩大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市级统筹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实施基层文化设施提升工程,实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社区和中心村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适当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个人缴费和受益水平。
       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健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完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参保人员选择较高档次缴费,逐步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和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制度。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残疾人康复和供养托养设施建设。
       6.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入实施脱贫攻坚规划,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围绕实现242.4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总目标,从全省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出发,对贫困人口实行分类扶持,推动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第一书记)、脱贫成效精准。2016-2017年,全省两年基本完成脱贫任务;2018年,兜底完成脱贫任务,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脱贫“摘帽”,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2019-2020年,巩固提升扶贫成果,建立长效机制,确保贫困群众与全省人民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安排、组织考核等方面向“三农”倾斜,市县党政领导更要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三农”上,从思想上、行动上切实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确保抓“三农”工作的精力不转移、劲头不减弱、工作不松懈。注重选派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进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发挥好县级党委“一线指挥部”作用,选好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抓住农村改革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把握好农村改革的方向和节奏,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
       (二)强化目标导向。加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调研,建立农业数据调查分析系统,研究制定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体系。健全决策咨询机制,加强前瞻性、全局性、储备性政策研究,为做好“三农”工作提供政策指引。各级各部门对照“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找出差距,找准症结,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打好“组合拳”。
       (三)强化资金投入。健全完善农业农村支持保护体系,优先保障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投入,确保总量不降低、力度不减弱。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多层级整合涉农资金,实施涉农资金管理改革试点,逐步将省级涉农资金整合为农业综合发展、农业生产发展、水利发展、林业改革发展、农村社会发展、扶贫开发六类。充分发挥政策导向方向和财政支农资金的杠杆作用,通过融资担保、股权参与、农业保险、项目推进、政策联动等途径,将财政扶持政策与金融、担保、保险等相关政策有机结合,创新财政支农方式和投入机制,逐步形成多形态、多层次、多元化的“三农”投融资体系。着力发挥省级股权投资引导基金撬动作用,鼓励和指导各级政府发起设立涉农投资引导基金,吸引和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加大专项建设基金对脱贫攻坚、重大水利、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等“三农”领域重点项目和工程支持力度。推进农业“三项补贴”改革试点,探索开展农业领域PPP模式创新试点。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新增补贴向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产区倾斜。
       (四)强化政策支持。各地要依据农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的前提下,对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等项目的设施农业用地需求,提供积极保障。加大建立政府支持的“三农”融资担保体系,做大做强省级担保机构,在市、县设立分支机构,为农业尤其是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型经营主体提供信贷担保服务。全面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落实农林牧渔业项目的企业所得税、印花税等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落实农业保险支持政策,加快构建“中央支持保基本,地方支持保特色”的多层次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体系,鼓励和支持保险资金开展支农融资业务创新试点。
       (五)强化责任落实。健全工作责任分工,细化实化政策举措,建立责任落实、跟踪评价、监督考核、激励奖惩和工作推进机制。加强行业部门分工协作,各级涉农部门要强化服务“三农”意识,实行工作重心向下,利益向下,根据本规划要求制定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深化落实各项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其他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抓紧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建立健全督查机制,强化督查职能,发挥督查在打通关节、疏通堵点、推动落实、提高成效中的作用。充分发挥科学发展观综合考核和奖惩机制的导向激励作用,增加考核权重,把“三农”工作的实绩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上一篇:山东省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
下一篇: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8年)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