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39.5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增幅回落5.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6个百分点。其中,地方项目完成37.7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增幅回落5.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呈继续下滑态势。
实际上,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投资增速的下降趋势早已显现出来。2015年地方两会期间,有众多省市就下调了投资增长目标。2015年上半年,有六成省份的实际投资增速低于年初的预期目标,部分省份实际投资增速甚至低于预期目标10个百分点以上。
在三季度经济数据发布前夕,国家发改委高层分别赴重庆、广东、湖南、东北三省等地密集调研地方经济形势。9月份以来,发改委加快交通基建项目审批节奏,短短40多天的时间内就批复了39个项目,总投资规模达1.26万亿元。同时,近期四川、云南、陕西、湖南、山东、北京、广东等10余省份相继召开会议分析三季度经济形势,并部署四季度经济工作,基本上都提到了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并强调将稳增长放在首位。
有专家表示,在当前制造业投资、房地产投资放缓趋势短期内难以逆转的背景下,应对当前的经济下行压力,关键还是要靠财政扩张带动基建投资增长加速。
除预算内支出增长之外,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扩容、城投债发行节奏提速等都将改善地方政府财力。3.2万亿元的置换债推出后,今年地方债发行总量达到3.8万亿元。城投债发行量也出现回暖态势。预算内财政支出发力、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扩容以及城投债发行加速将共同改善政府财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回升,发挥重要稳增长作用。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表示,未来政府肯定还有能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增效不是当前一小段时间,而应该是要在整个新常态期间长期实施的政策取向。他说,虽然财政结束了两位数高增长,但财政完全有能力加力增效稳增长,关键是资金运用得恰当和高效,并且将财政政策和改革机制转变密切结合。
而针对从根本上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的问题,有专家表示,解决问题还要靠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 完善体制机制,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释放改革红利。例如,在投融资领域,进一步改革投融资渠道,进一步开放政府控制的资源,建立合理的信用体系和机制,让民间投资得以更大程度发展,缓解政府投资的压力。